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養老服務水平。以村為單位實現幸福院全覆蓋,在著力破解鄉村養老難問題的基礎上,解放了青年勞動力,走出一條韓城幸福老年新路徑。 日前,在芝陽鎮西英村,郭堪虎一家在鎮村兩級干部和全體幸福院老人的見證下,為西英村幸福院送去了親手書寫的“大愛無疆、熱心助老”牌匾,感謝幸福院兩年來對老人的照料。 郭堪虎兄弟五人,老父(母親)今年已經84歲高齡,隨著老人年紀越來越大,生活越發不便。老人對于村里有著深厚的感情,不遠離開隨孩子們去外地這對于身在外地的子女對于照顧老人的事犯起了難。2017年5月全市集中啟動建設鄉村幸福院,次月西英村幸福院正式營業,子女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商量著把老人送去日間照料。 村民郭堪虎說:“我們兄弟幾個常年不在家,非常牽掛老人,自從辦了敬老院(幸福院)以后,老人在這里吃得也比較好,我們也比較放心,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 西英村幸福院現共照料老人17位,年紀最大的已有97歲,80歲以上9人。休息室、餐廳、活動室、衛生間等設施一應俱全、功能齊備。一日三餐根據不60歲以上到80歲以上不同年年齡設置階梯式收費,全天總費用為6到10元。為了讓老人吃好,炊事員專程到山西運城的烹飪學校學習烹飪技藝,制定每日食譜,最大程度豐富老人飲食,均衡營養。為了盡可能方便老人生活,幸福院還為行動不便利的老人實行送餐制度,建立老人消費臺賬和日常管理臺賬,確保幸福院規范管理、長效運營。 村民郭百科說:“在幸福院吃飯已經兩年了,幸福院飯菜每天種類多,做得好、管得好。我今年87歲了,在這享受幸福院的生活,身體感覺很好。” 現在,西英村像全市其他標準化幸福院一樣,不僅為老人提供一日三餐,更成為全村老人娛樂、休閑的主要去處。幸福院組織唱革命歌曲、聽秦腔大戲、看民俗舞蹈等集體活動受到老人們的好評,下棋、打牌等日常活動也為老人帶去了不少歡樂。 芝陽鎮西英村幸福院負責人高中興說:“我們幸福院開業兩年,主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老人早上來得早我們以不同老人的身體情況做做操、唱唱歌、散散步,給老人讀讀報紙、講講新聞,宣傳正能量;二是讓老人每天都想到這來,以最低的錢給老人做可口的飯菜,天天有花樣、軟硬適中,使老人享受生活;第三,老人的子女現在都不在家比較孤獨,我們組織老人唱唱歌,說說有趣的笑話,使老人歡心。今后我們請家屬放心,老人在這里和在自己家一樣,我們以親人對待。” 不僅是西英村,在我市西莊鎮柳村、楊村等鄉村,設施完善、服務周到的幸福院也獲得了群眾的交口稱贊。 村民廉鳳香說:“媳婦一天忙的,都沒有空,太忙,娃也不在家,(住到這)好的,吃飽喝好又不要抹鍋又不要洗碗,我說幸福太太的,我屋的老人的福都讓我一個人享了。” 今年我市將在幸福院全覆蓋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全年建成10個城鎮老人日間照料中心,規范農村幸福院管理運營,讓更多群眾享受到發展帶來的紅利。 |